您的位置: 财富时代网主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谨防冒充“公检法”诈骗,牢牢守住钱袋子

发布时间:2025-06-13 10:11:24   来源:互联网   阅读:-

案情简介

2月下旬,公民陈女士(化名)接到“北京公安局”电话,对方称其涉及一起洗钱案件,需要陈女士配合调查。紧接着给陈女士发来回执单,陈女士早前去过北京旅游,加上公安机关的权威性,陈女士并未对此产生怀疑。之后,所谓“公安局工作人员”便以陈女士需自证清白为由,要求其将名下资金转入“安全账户”,陈女士多次转账后,直到对方失联才意识被骗,损失资金高达10万元。

案例分析

一是引诱目标,报出准确信息,并虚报“政府机关”名义获取受害者信任。

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,通过电话、微信、QQ等方式联系受害人,冒充“政府机关”身份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;

二是威胁恐吓,虚构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诱骗受害者上当。

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钱、非法出入境、快递藏毒、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,对受害者进行威逼、恐吓,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,同时向受害人展示虚假法律文件,以增加其谎言的可信度;

三是转移钱财,以“为受害者证明清白”为由,行“骗取钱财”之实。

以帮助受害人或要求受害者自证清白为由,诱导受害人到独立封闭的空间,阻断其与外界的联系,诱骗受害人将资金转至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。甚至提出所谓“保证金”,引诱受害人从正规的贷款平台贷款或者向亲戚好友借款,以达到诈骗金额的最大化。

三.风险提示

1.陌生来电勿轻信,陌生好友勿轻加。凡是通过电话、QQ、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、视频询问的“公检法机关”,都是诈骗!

2.未知链接不轻点,个人信息不泄露。未知链接不轻易点,不明二维码不轻易扫,不明的问卷活动不要填,注意保护个人及家人的隐私信息,不轻易向他人泄露,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
3.涉及钱财不轻信,大额转账需警惕。不轻信陌生人,涉及转账要保持理性思考,大额汇款更需慎思后行,切勿冲动转账。

4.不贪不图不上当,诈骗套路慧眼识。不贪图小便宜,主动学习防骗知识,擦亮“火眼金睛”,识别诈骗套路,一旦受骗,及时报警求助。

民生银行广州分行


推荐阅读: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透视虚拟货币诈骗陷阱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XML地图 - 网站地图TXT - 版权声明
Copyright.2002-2025  财富时代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